自驾游玩大的|9天从南到北行走中国最古老的大运河

自驾游玩大的|9天从南到北行走中国最古老的大运河

发布日期:2017-08-21来源:起驾旅行

万里长城与京杭大运河

这一“撇”一“捺”

在中国版图上共同构成了“人”字










同里古镇(嘉兴)

      开着车,一个人踏上了去往杭州——京杭大运河最南端的路。此后九天,我的眼里便只有那条流淌了上千年的大运河。

      西湖是京杭大运河南端区域内最大的湖泊,也是来杭州绝对不可错过的第一景观。车至西湖岸边,我猛吸了一口气,空气简直好得不得了。看过众多咏西湖的诗词,原本就对杭州有七分好感,结合此情此景,又对它的好感平添了二分。

      暮色中,我找好旅馆,赶紧沐浴更衣,准备夜探西湖。这将是我此次自驾大运河的“热身”之举。去西湖的路上,斜风细雨,我的车开得很慢,但双眼却盯得很紧,心中默念着戴望舒的《雨巷》。以期望在所经过的小巷中能遇到一位打着油纸伞的姑娘:“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20分钟后,汽车停在了西湖岸边。夜晚的西湖与白天迥然不同,多了很多女人上妆后才有的那种艳丽感。

夜色下的杭州拱宸桥——京杭大运河的南端地标

      有人说:“白天的西湖是属于游客的,夜晚的西湖才真正属于爱它的人。”于是,我开始举着相机沿着湖岸欣赏这位“小情人”。繁华的杭州城市建筑被映射在静静的湖面上,波光中霓虹闪烁;对岸山上的雷峰塔被镭射灯光照得完全没有了“古气”;苏堤和白堤已经不再喧哗和嘈杂,剩下的全是舒适、安静和美丽;更多本地人都在湖岸边消遣,或牵手漫步,或小跑,一排临湖的靠椅前,杨柳树影婆娑,一对恋人相拥私语,看上去还真有些缠绵和诗意……只可惜烟雨仍在,但那些柔弱的江南女子竟无一打伞。于是,并未等到撑油纸伞的姑娘出现,我已经有些失去了耐心。

      走累了,我坐在长椅上随意与一位年逾古稀的本地老人聊天。据他说,离西湖不远的大运河水道是个“百慕大三角”。他的话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趣。据说,这一说法也是源自经常来往于京杭大运河上的船老板嘴里:仅仅2008年一年,各种船只在大运河的南终点拱宸桥到钱塘江三堡船闸的8公里长水域,就莫名其妙地发生船舶触底或搁浅的事故40起,其中27起都发生在这段运河河道。后来,杭州市的港航部门,还专门邀请了省里的河海测绘院,动用最先进的声呐设备对整个运河航段水深、水流情况及河床面底质情况进行了全面探测。工作组前前后后折腾了十几天,最后也没有查出个子丑寅卯来。老人最后神秘兮兮地说:“京杭大运河流了2500多年都还在,这说明什么?说明大运河有灵气!那些出事的船老板一定是哪里得罪了运河,要不,我们天天生活在大运河河边的人怎么就没事?”

资料记载,元代某年全国各省通过大运河征运漕粮数量一览

      7月17日,同伴“无双”正式与我在京杭运河和钱塘江的交汇处汇合,此行我俩将同行大运河。做完车子的基本检查,行车里程清零,我们正式开始了此次运河探访之旅。

      京杭大运河的中南段至今仍可通航,大运河依旧发挥着2000多年来的运输功用。据说,如今通过江南运河、里运河、中运河和鲁运河(此四条运河共同构成京杭大运河的中南段)每年往来于浙江杭州、山东济宁等南北两地的煤炭、建材、粮食和其他物资有4亿吨左右。应该说这段运河的现实价值较之北方地区的运河更加清晰具体。为了能够紧紧追随京杭大运河的航道,我们放弃了一日千里的高速公路,而驶入了国道320和省道230。

      京杭大运河从古至今在承担着南北货物运输使命的同时,还孕育出了许多知名或不知名的沿河古城或水上古镇,这也是吸引我们走运河的理由之一。我和“无双”从乌镇出来,直接赶往另一个水乡——同里古镇,并决定当晚就住在那里,而很大的一个动力就来自于古镇里的水上乌篷船。

大运河孕育出的水乡——同里古镇

      无论从杭州到苏州,还是从无锡到镇江,国道、省道上车辆都不是很多。确切地说,这几百公里的路程还让人感觉有些冷清呢,偶尔看到的汽车也都是挂着本地牌号的私家车。或许更多南来北往的车这会儿都在不远处的“沈海”和“沪宁”两条高速公路上呢,能像我们这样坚持沿运河自驾的游者毕竟少之又少。

      转过天来,我们顺路走访了江南园林魁首——苏州狮子林,相比古镇同里和乌镇,狮子林又是另一种韵味,尽管用“霸气、大气+秀气”来形容它显得有点怪,但我还是坚持给它这个评价。说实话,在追寻大运河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见识了江南大运河的波澜壮阔,更见证了它的繁忙航运景象:北煤南运、南菜北输,还有南来北往运送沙石建材的驳船和一条条罩着苫布的大小船队总在一路相伴。最有意思的是,当每过一处运河闸口时,我们就会停下车来,观赏驳船驶过船闸的景象,久而久之,这几乎成了我和“无双”的惯例。

      途经无锡时,我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了舟帆林立、广袤浩大的太湖。但遗憾的是,在整个环太湖公路行走的过程中,我们却没有见到想象中“吴中胜地”——太湖那烟波浩渺的非凡神韵。原因很简单,在“太湖蓝藻”尚未被彻底根除之前,近岸的湖面上总漂着一层厚厚的蓝藻,很扎眼,实在大煞风景。更可悲的是,就连临近太湖大道的金匮桥下那段大运河也不能幸免,来往的大小船身上也挂着一层难看的蓝藻。我很想通过画面把太湖蓝藻对大运河环境、对太湖水质,甚至对这一带自然风光的影响展示给更多的人: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太湖,千万不要对其环境肆意破坏,仅仅一个“蓝藻”已对她造成了无法挽回的伤害,请大家高抬贵手,还她一个清洁的身体吧!

       路过苏州虎丘时,看阳光照射在塔顶上,很美,我真想把车直接开上山顶去,扯一把红霞挂在车首。苏州城外有寒山寺,镇江有金山寺,这段路上的两个最著名寺院,只要你沿着运河旁的312国道走就不会错过。虽说今天路过的景点多,有些走马观花的味道,但我们并不在意,我和“无双”彼此间更在意的是运河自驾,更享受在路上的那种“漂”的感觉。比如,在无锡杨家湾段,有一段公路被修成了湖水中的高架桥。走在上面,四周全是水,天空一片蓝,脚下一片绿,而车轮下的这条路则如“黑龙入海”一般,汽车就像漂在水面上一样。每开上一个坡,我们就会停在湖边的亭子旁,对着浩瀚的太湖长啸,这让我有种飘飘欲仙的感觉。

镇江西津渡古街

      作为江南运河北面最后一段的镇江段大运河,由于地理位置独特(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点),长江成了名符其实的“南、北运河分水岭”,而河道上的“谏壁闸”(运河船闸)则正站在这分水岭的中心位置。于是,船闸成了我们俩重点关注的对象。每当有超级重载船只通过船闸时,都能让我们惊奇半天。恐怕当年装载着巡航导弹的核潜艇“内华达号”通过巴拿马运河的Mirafloes船闸时也不过如此吧。但让人遗憾的是,就在大运河的旁边就是一处国营纸浆厂,工厂的排污口正源源不断地向大运河和长江中排放着工业废水!就连远处的金山寺塔,此时也正用关切的“目光”注视着这一令人悲痛的情景。

      午后,我们从镇江西津渡古镇出来,在风雨里连人带车渡过了长江,去寻找长江北岸的瓜洲古渡。古渡兀自飘零在风雨中,半人高的蓬草打湿了我的裤管,但风雨里却更增加了我俩寻觅的兴致。小说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她是否就是这样凄风苦雨呢?

折服于扬州大运河

      7月18日当晚,我们抵达了扬州古城。扬州,对我们此行来说,有着特殊意义。从行程来看,我们已经完成了京杭大运河江南运河段的全部行程;若从地理意义上讲,扬州还是京杭大运河江南运河(杭州至镇江)与里运河(扬州至淮安)的分界点;更是中国历史上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要结点城市,代表着更加深远的历史意义。

      可以想象一下,隋唐和北宋时期的扬州,那可是江南最繁华的地区,也是当时最奢靡,最具流行趋势的“时尚之都”。历史上最繁荣的唐宋和明清时期,这里商贾显贵云集,帝王将相巡游,文人墨客吟咏,而学派画派评话清曲之类的艺术流派亦随之兴起。古人有言为证:“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是为当时人们的一大梦求,可见那时候的有钱人是要到扬州去消费的。这一点,就连发起开凿隋朝大运河的隋炀帝也不能例外。当年隋炀帝下令开凿西安到扬州的水上航线——通济渠,并加修贯通了邗沟,成就了元朝以前最早期的中国古运河。而隋炀帝下令征调百万人修建运河的目的无外乎个人享乐,一个字——玩!明清时期的小说中也流传着“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三下扬州看琼花”的故事。可悲的是,最后这位曾动用巨大国力修建运河的皇帝,居然戏剧性地客死在此地,想必这个结局也不枉费他对扬州的一片痴心了。

当年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后,来到扬州,难道也是为此雅兴吗?

     不知何故,半夜时我和“无双”开始腹痛腹泻。没想到,小小的腹泻一直让我俩折腾到早上九点多才有所好转。见我有些沮丧,“叹什么气啊?接下来的路还长着呢,这点小伤小痛算什么,咱俩都得挺住,剩下的路还得相互照顾呢!”“无双”拍着我的肩说道。我们两双手紧紧地握到了一起。没想到,两人素昧平生,但同样怀着一点激情,一个梦想,只通过网络上一张征友贴就走到了一起,又在一起跨越千里、自驾运河,共同经历困难。一时间,莫名的感动从我的心底直冲脑海,鼻子已经有点发酸了。正如他所说,接下来等着我们的还将是漫漫长路。可此时,显然我俩已无精力继续既定的行程,只得改变计划在扬州再多留一日。

      在扬州,前一晚我俩夜游了运河,还寻找了古邗沟,但印象最深的还是夜晚时游运河的感觉:在大运河上眺望灯火,美不胜收;乘船时,船娘是个扬州女子,她那脱口秀式的讲解让我深深迷醉。江南女子甜软中带着颤音的声调,就着古典清雅的说辞一唱出来,太独特了!虽然我们暂时不能向北进发,但也给了我们的心一份在扬州沉淀下来的理由。

      身体情况刚一好转,我们俩又投入到了繁华扬州的“名苑大宅观光游”当中。扬州,因运河之便,居南北交通要冲,得富盐渔之利,其中盐税与明清两朝的财政收入关系极大。当时各地商人云集扬州,纷纷建起会馆和宅邸,如个园、何园等;数百年来,在以“扬州八怪”为代表的扬州画派大师的笔下,瘦西湖、大明寺、扬州街巷、宅邸、大运河跃然而现,并成为百年名胜风景。一座古运河流经的古城,竟能孕育出如此迷人的景象,我不禁再次为之折服。

      经过一天的休养,7月20日我们的运河寻访之旅继续向北推进。出了扬州城,过了江都,大运河又出现在身旁。天空中下起了小雨,高大遮荫的树冠留不住雨水,237省道的柏油公路更显乌黑发亮。

      从扬州到淮安这段沿运河而行的省道,可说是京杭大运河全程公路中最美的一段。大运河在左,在雨中静静流动,像是写意的中国画;农田房舍在右,翠绿与红黄相互错落,更像是重彩的西洋画。我们的汽车就行驶在这两种“画风”之间,行起路来尽是各种美的感受。除了京杭大运河之外,高邮湖、邵伯湖、宝应湖、白马湖……一个接着一个从大运河的身后跳将出来。公路两边茂密高耸的树木也不同于北方的行道树,一片一片地宛如行驶在森林公园里一般。

淮安周恩来纪念馆

      如此美妙的风景一直伴随着我们走了100多公里。因为有了一处处湖水、农舍和美丽的行道树,路上的风景也变得丰润了,柔软了,我的心也就跟着感伤和欢喜了。偶尔,从运河上刮来一阵阵凉风,“呼”地灌进车窗,冷得我直打哆嗦。“无双”居然夸张地套上了三件T恤,不为防晒,只为保暧。于是,对于“大病初愈”的我们来说,今天也成了最难受的一天。由于吹了阴冷的河风,使我本就不适的身体雪上加霜:除了感觉微热之外,还冒起了冷汗。这是发烧的前兆,而旅途上最怕出现的事就是发烧。

京杭大运河(鲁运河段)高邮的一个不知名的宁静湖泊,渔船停泊在网箱旁。

      汽车随着运河的走势一路漂移北上。不多久,进入了高邮地界,最先欢迎我们的是“运东船闸”。我已经记不清这是我们俩第几次见识重型驳船通过运河船闸的情形了,但还是固执地停下车来观看大船过闸的情景。京杭大运河全长近1800公里,从北方到南方,流域地形不同,各段河道的海拔高高低低,但你知道聪明的古人是如何解决大运河船只往来于有高度落差的河道问题的吗?没错,就是通过各段运河的船闸来实现,通过船闸开合来调节通航水位。例如当船只需要从下游驶往上游时,船闸前后两端闸门首先开启一道(低位闸门),放船进闸等待通过,并往闸道内注水,此时另一端闸门暂时关闭。待闸道内蓄满水后(与上游水位持平),待通过船只驶入闸道,再开启二道(高位)闸门,将闸道内的泊船一并放出(驶出闸道)。如此便完成了船只过闸的整个过程,之后,再由下一组船只依此法通行(反向通行则反之)。

京杭大运河地势剖面图

      告别运东船闸,又经过100多公里的疾驰后,我俩到达了淮安,好消息是我的体温没有继续上升。淮安是中国南北地区分界的传统地理坐标,不仅清代大运河的漕运总督府设在了这里,就连新中国第一任国家总理周恩来和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的故里也是淮安。有意思的是,当我和“无双”坐在大运河河堤上休息的时候,还不忘“YY”一番唐僧师徒在西域沙漠的千辛万苦。

淮安运东船闸

      在淮安,“无双”邀我住进了他的大伯家。大伯的住所居然就在淮安古运河边(淮安至枣庄河道为京杭大运河之“中运河”河段)。在淮安休整了一天。7月21日,“无双”兄和亲戚相聚,而我则独自一人在古运河边徘徊。

淮安新运河边杉青闸附近的船上人家

      站在古运河边,我开始由衷地伤感。“你已经老了,相对于你年青的容颜,我更加喜欢你这张饱经风霜的脸!”用杜拉斯的《情人》开篇中的话来形容我此时眼前的中运河再合适不过了。眼前的大运河,“孩提”时期是在隋唐,那时隋炀帝的龙舟倒影里的运河是天真灿烂的“公主”;“青年”时期的运河正逢康乾盛世,那时康熙、乾隆南巡王气笼罩下的大运河,是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贵妃”;而现在,因为“南水北调”,古运河旁又新开凿了一条新的水道(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古运河的使命终于“作古”,运河也因此风华不再。此时的古运河仿佛是风烛残年的“老太婆”,怎能不叫人感伤?

淮安新运河撒网的人

      话虽如此,但相对于新运河而言,我还是更喜欢在古运河边停留,因为只要站立在古老的河堤上,无限苍凉就会随着河风扑面而来:运河两边都有水泥护拦,水边有木质走廊,河中岛上还有仿古阁楼清江甫,但这显然是政府想拿古运河打旅游牌,只可惜游客廖廖。流水落花春去也,古运河已成为过去式。倒是有几位小朋友在河边或跳着橡皮绳或嬉戏打闹,全然不理会古运河苍老的容颜,甘愿让童年的记忆打上大运河的烙印。也许,因为他们就出生在运河岸边。“无双”的大伯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据说他早年曾在运河上跑过八年船。大伯回忆起他过去在运河上跑船的时光,两眼熠熠生辉。他说:“年轻时运河水清澈见底,河水可以直接饮用,但现在的运河要么严重污染,要么就是枯竭断流。”讲到动情之处……他竟一言不发,只呆呆地看着浑浊的河水发出轻轻的叹息。

我深情地留恋于里运河的古河道旁

      大伯强烈建议我们改走高速公路直接进京,因为苏北以及再往北的大运河已基本断流,没有再看的必要。对此,“无双”坚决同意,因为他原本的目的就是北京,每天看运河早就让他晕水了。而我却有口难言,因为我的目标是大运河,兴致在路上。一边是队友,一边是运河,我也面临着“鱼与熊掌”的选择。

      最后,我决定和无双一起走高速进京。我给自己的理由是:据说在探险时有条法则,“无论遇到什么危险,都不应抛弃自己的队友。”此行,虽然无险可探,但是我却有队友同行!于是,我坐在运河边给同时从北向南自驾运河的天津车友何东发短信:“何兄,我将改道不走运河而直接北上进京,此次无缘会师,有缘再见。”何东回信:“每个人都有权走自己想走的路。我既然决定走运河,就一定会沿运河走到底。”看到他的立场,已决定“修线”的我再度迷惘起来:我为何要驾车远行?是为了体验一种简简单单的生活?是为了收获一份相濡以沫的友情?还是为了品味天地孤鸿伴我行的豪情?是的,我要完成我最初的梦想!

夕阳西下,微山湖的渔民也开始了夜晚来临前的忙碌

      我再次改变了主意,说服自己回到原计划中——继续北上自驾京杭大运河。一个人又何妨?天地独行正是我想要的体验!于是赶紧和“无双”表明了自己的想法。“无双”大惊:“一个人?去北京?开玩笑!”是啊,而且这个玩笑有点冷!“无双”的话更坚定了我的想法,我当即短信何东:“我继续运河自驾,独行;何兄请备酒,好酒!”何兄回信:“男人!微山,泛舟、煮酒、论车!期待!”看到何兄的回复,我立马挺起胸膛,感觉自己特阳刚!

      7月22日,淮安西,清晨,无风。我已做好准备,一人一车独走大运河。“无双兄,送君千里,终有一别,请回吧!”“‘骑驴’兄(我的网名),不是送君千里,方可一回么?回是要回的,但千里还未到啊!”——原来他也改变主意要继续和我作伴了!哈哈,这便是“驴友”,总是如此自我;这就是“无双”,原来如此厚道!

      7月23日,我们和天津车友何东一家在微山岛前边的郗山成功“会师”。泛舟微山湖上,大伙同时哼起了那首民歌:“西边的太阳已经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只可惜天公不作美,微山烟雨蒙蒙。没有见到“日落微山”的情景,但是我们并不遗憾,因为微山湖给了我意外的惊喜:湖上家鸭与野鸭在争鸣,声音此起彼伏;湖底水草映着天空中云之倒影,水草似乎从云朵中长出;风中花香夹杂着鲜鱼味,沁人心脾!还有那挺立在水中的白杨,那无边无际的芦苇,那划着小船捕鱼的老翁,那漫无边际的荷花塘……这便是微山湖,好一幅声色味俱全的水墨画。此时此刻,“沉醉在浮藻间,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微山会师”之后,由于济宁以北的几段大运河断流状况严重,绝大多数河段已不再具有通航能力。于是,我们“走运河”的步伐也悄然加快了:出微山,过济宁,奔聊城,跨越平阴与东阿的黄河水道……

      从沧州往北的路,因为值得停留的地方不多,所以我们一路狂飙。聊城,德州,沧州,天津,北京,一路走来,无风无浪。进入北京是在7月25日,一路狂飙的我们又放慢了脚步,开始享受这最后的旅程。“我要飞得更高,飞得更高,像风一样舞蹈,忘掉烦恼……”通惠河边,我和“无双兄”又一次唱起这首《飞得更高》。

      当晚九点,我们来到了天安门前。站在金水桥上,我想到了《阿甘正传》中男主角阿甘的自白:“那天,不知道什么原因,我决定跑一跑,当到达路的尽头,我可以继续跑往镇的末端……不知为何,我继续跑,当到达大洋,到达了,既然来到这么远,何不再掉头,继续下去……饿了我就吃,倦了我就睡,当我觉得想去时,我就去……”阿甘的这些话最能体现我此时的心境:自驾京杭大运河,只因为我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