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大运河历史文化保护利用项目雏形初现

宿州:大运河历史文化保护利用项目雏形初现

发布日期:2023-09-06来源:宿州发布

宿州是因大运河而兴的城市。近年来,宿州在严格保护大运河文化遗产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大运河文化的有效传承和大运河资源的利用,真正展示好“运河古城·云都宿州”的城市形象。

8月22日上午,宿州市委书记杨军实地调研大运河历史文化保护利用项目。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扛起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科学谋划,守正创新,潜心运营,全力以赴做好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大文章,确保项目建设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副市长吴绪峰参加调研。

大运河历史文化保护利用项目(一期)西起京台高速、东至宿城西昌路,全长约3.1公里。杨军来到这里,结合展板介绍,详细了解项目整体规划、设计思路、建设进度以及大运河沿线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等情况。他指出,管理好、运营好大运河文化带项目,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关键抓手,要强化规划引领,坚持保护优先,大力提升开发利用水平,加快推动大运河沿线高质量发展,实现文化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共赢。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杨军认真听取有关单位和部门关于大运河历史文化保护利用项目推进情况汇报及工作建议。

他强调,要牢记宗旨,凝聚思想共识。坚持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作为一项重大工程,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全方位彰显宿州运河历史文化特色。

要科学谋划,构筑传世工程。遵循“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的方针,综合考虑沿线资源禀赋、人文历史、区位特点、公众需求等情况,拿出历史耐心、对标一流标准,努力建设大运河文化带精彩宿州段。

要潜心运营,打造文化地标。充分挖掘大运河沿线文化资源,积极布局文化创意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不断丰富文旅产品、建设文旅项目、拉长文旅线路,提升运河旅游的参与性、体验感。

要高效协同,强化要素保障。建立健全跨层级、跨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压实各方责任,加强资源整合,全力推动项目有序有力有效建设,切实把大运河宿州段打造成展示城市形象、人民群众满意的亮丽名片。

8月26日,正在建设中的宿州市大运河历史文化保护利用项目(一期)京台高速至拂晓大道段。该项目西起京台高速、东至西昌路,全长约3.1千米。

一期先行起始段位于京台高速与拂晓大道之间,设有大运河博物馆、古运飞虹、运河故道3个景点。

项目结合大运河遗址建设宿州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努力将大运河宿州段打造成灿烂文化带、绿色生态带、精品旅游带。 

日前,宿州市持续优化泗县石龙湖、石梁河和新濉河泗县段水环境,有序推进隋唐大运河(泗县段)国家文化公园项目,利用现代景观水利的理念,将大运河文化元素融入幸福河湖建设,助力高质量发展。

宿州市在加快提升河湖现代化治理管护水平、全面提升河湖面貌的同时,利用当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深挖境内大运河、新汴河、故黄河等河湖人文内涵,打造一批小而精的省级幸福河湖,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截至去年底,宿州市共建成省级幸福河湖11条,今年正着力创建流域级幸福河湖1条、省级幸福河湖4条。

大运河通济渠宿州段全长141.5公里,流经宿州市埇桥区、灵璧县、泗县共3个县区、涉及14个乡镇,其中泗县段为全国唯一的“活运河”。去年,宿州市制定《安徽省隋唐大运河(泗县段)国家文化公园总体规划》,结合大运河文化属性和综合功能,统筹考虑大运河资源承载能力,优化文化遗产、河道水系、生态环境等保护传承利用的空间布局,打造宿州市隋唐大运河(泗县段)国家文化公园项目、隋唐大运河(泗县段)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项目、隋唐大运河(宿州段)运河城市公园建设项目。这些项目正式入选国家“十四五”时期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项目储备库。

新汴河是新中国第一条大型人工运河,由苏豫皖三省23.8万人组成的治河大军开挖而成,解决了皖北地区的外洪内涝灾害。

近年来,该市对河道进行亲水、观光、保安三级平台综合治理和水环境优化治理,深入挖掘宿州市历史文化资源,将新汴河打造成为集观光旅游、研学科普、文化娱乐、休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目前,新汴河城区段、萧濉新河引河、新汴河灵璧段、沱河城区段已建成省级幸福河湖,新汴河宿马园区段正在创建中。宿州新汴河水利风景区入选水利部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今年5月,宿州市新汴河入选淮河流域幸福河湖创建名单。

宿州市属于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城市,河湖上游来水较少,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和多年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省的1/2、全国的1/4。缺水带来的河湖水面面积较小、水体自净能力较差、水生态修复难度大等问题,制约了全市幸福河湖建设工作。

为此,宿州市编制符合地方特色的创建方案。出台《对河湖长制工作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进一步加大激励支持力度实施办法》,对河湖长制成效显著的县区进行奖补;印发《宿州市河湖长制提醒、约谈、问责办法》,对履职不力的河湖长进行提醒约谈,全面压实河湖长制责任。

对标河湖管护目标,梳理河湖防洪排涝、水资源保障、水生态环境保护、水文化保存弘扬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宿州市补短板、强弱项、创优势,不断提升河道治理成效。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以来,宿州各级河长巡河36.5万余次,解决问题9600余个,有效改善了全市河湖面貌,构筑了人水和谐景观。

宿州市在创建幸福河湖过程中,以水环境为依托,以水和谐为主题,认真把握区域历史人文特征,深入挖掘河湖人文底蕴,优化水生态、讲好水故事,展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幸福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