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德州段:“铁锈带”变成“彩绣带”

大运河德州段:“铁锈带”变成“彩绣带”

发布日期:2023-07-25来源:京报网

盛夏7月,大运河山东德州段杨柳依依,碧波荡漾。德州市德城区居民杨强望着正在施工建设的德工文创园面露笑容,“2015年以来,政府下大力气保护德州大运河原真古貌,运河沿岸5公里留白不开发,全线24小时监测水质,还请来北京的院士共建。家门口过去脏乱的德工机械厂将变成文创园,环境一天比一天美,文化味一天比一天浓。我家闲置多年的两间老屋改建成公寓式民宿,下个月就要开业啦。”

5年前,德工机械厂内残留的17座老厂房荒草丛生、污水横流。杨强家的两间老屋紧挨着老厂房,既租不出去,也没有人愿意盘下来做生意,“盘活老屋”成了杨强的一块心病。2021年9月,北京建筑大学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崔愷院士团队的到来,解决了他的难题。

大运河德州段是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最后通航段。公元608年,伴随着永济渠的开通,德州很快成为运河著名商埠,被誉为“九达天衢”“神京门户”。“控燕云而引徐兖,襟赵魏而带溟岳,神京藉为咽喉,漕艘由之通达。”明代诗歌描绘了当时盛况。

“大运河拉近了德州和北京的关系。”德州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王德胜介绍,明代每年有400多万石的漕粮经德州转运北上;徽班进京、举子进京赶考、官员入京述职、商贩运送货物、外国使节进京面圣等带来的多元文化在德州融合;德州青砖源源不断运进北京,用于筑造城墙……

1855年黄河改道,大运河黄河以北段漕运终止,而天津至德州段部分段落仍发挥着航运、行洪、输水等功能。1911年津浦铁路通车后,德州段运输地位下降,沿岸建了电厂、水厂等几十家近现代工业企业,鼎盛一时。1978年德州段航运彻底停运时,这些锈迹斑斑的老厂构成了运河沿线的“铁锈带”,严重影响市容市貌和居民生活环境。

“2015年以来,德州市紧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机遇,借力北京、天津、河北资源加快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德州市大运河传承保护利用指挥部办公室综合协调组组长张培辉说,2021年8月,德州市组建大运河传承保护利用指挥部,邀请北京院士团队设计实施了“一廊六片”等改造项目。目前,“一廊六片”细化为18个建设项目,其中德城区生态廊道、九龙湾公园一期、河道清理、花园营地等4个项目已建成投用,在建的项目有12个,另有2个项目正在规划中。

“2021年9月我们南下德州,承担了《大运河德州段保护利用总体规划及重点地区城市更新规划设计》编制工作。在整治提升运河堤内和两岸沿线环境、实现还河于城的基础上,坚持将工业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和创意经济相融合,让德州市的工业老物件重新焕发产业新活力。”崔愷院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走进德工机械厂改建工地,工人正在进行内壁修缮施工。17座老厂房正在同步进行改造,今年年底全部改建完工。“我们对老厂房基本结构和材料进行轻改造后,将置入现代化休闲和商业消费空间,让这座老机械厂变成德州市最火的商业文化新地标。”德州大运河保护利用指挥部办公室工作人员唐立军说。

记者在堤顶景观路改造工程现场看到,千年河道与宽阔的马拉松赛道相依并行,古今辉映,活力焕发。这项改造工程已完成70%,今年9月底将建成开放。

行走德州大运河,德之韵运河博物馆群拔地而起,新雁塔建设项目完成桩基施工,振河阁修建工程已经启动……

站在世界文化遗产四女寺水利枢纽北望,“九曲十八弯”的大运河德州段碧水丰盈,美景如画。运河两岸,一座座工业遗存变身文化街区,昔日的“铁锈带”不见了,取而代之是一条生机勃勃的“彩绣带”。

随着这条“彩绣带”的延伸,杨强一家的幸福日子越过越甜,这是德州运河文化街区数万居民生活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