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运河还要重生”,习总书记对这里提出了最新要求

“古运河还要重生”,习总书记对这里提出了最新要求

发布日期:2020-11-15来源:科技日报

国之大运

做好保护、传承、利用“三篇文章”





长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多次对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精神。11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运河文化带的重要节点——江苏省扬州市考察调研。他先后来到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江都水利枢纽,了解大运河沿线环境整治和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规划建设和江都水利枢纽运行等情况。


扬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扬州大学中国大运河研究院副院长、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黄杰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运河文化带的重要节点城市扬州,在视察运河三湾文化生态公园时指出‘古运河还要重生’。我们要全面而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大运河的最新指示精神内涵,这对下一阶段指导我们进一步做好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建设工作意义重大。”


大运河是一条“国运之河”


宝应县委宣传部供图


“古运河从吴王夫差公元前486年在扬州开挖,至今已超过2500多年的历史,它与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相连接,是一条集经济之河、交通运河、文化之河和中外交流之河为一身的‘国运之河’,它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对于沟通南北经贸往来、促进南北文化交融、推动国家统一,以及推动中外经贸文化交流等,都起到了巨大作用。”黄杰说。


目前,在大运河沿线有着35座城市。其中,流经长三角地区15座城市和近百座古镇,融汇吴越、淮扬、楚汉、皖江、徽州等地域文化,深深地影响着江淮文化。


如今,尽管单一的“水运时代”早已经成为历史,但大运河对城市发展、文化传播的影响仍在继续。2014 年,京杭大运河成功申遗而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也更加彰显了运河的文化价值。


十三五以来,我国出台了《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国家发改委、文旅部等部门在扬州召开了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进会,明确将大运河江苏段确立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重点建设区和试点省份,2021年底前要完成建设任务,为全线树立标杆。


值得一提的是,扬州作为大运河的原点城市、运河文化的发源、申遗牵头城市、世界运河之都,是江苏省唯一一个全域划入大运河文化带国家规划核心区的地级市,并列入全省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先行建设城市。


扬州政府相关领导介绍,扬州自大运河申遗成功以来,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深耕细作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与利用,以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为目标,向世人展示“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现实模样。



科技日报记者 过国忠 摄


目前,大运河扬州段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有6个遗产河段10个遗产点,是大运河全线遗产点列入世遗最多的城市,并先后挖掘提炼出商贸文化、盐商文化、农垦文化、饮食文化、宗教文化、市井文化等一批特色传统文化。


做好保护、传承、利用“三篇文章”


大运河文化是扬州最为显著的城市标识,也是扬州对外合作交流的城市名片。如何争做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排头兵”,推动运河文化浸润当代社会,促进经济社会事业高质量发展?


2017年以来,扬州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大力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先行先试、主动作为,以新理念、新举措,做好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三篇文章”,为大运河沿线城市探索出可借鉴与推广的“江苏实践、扬州案例”。


坚持高规格推动,着力完善组织架构。扬州立足本市实际,进一步加强对大运河文化带的组织领导,积极搭建“一组、一办、一智库、一国际组织”的组织架构和保障体系。


坚持高起点规划,着力优化顶层设计。扬州着眼“统筹资源、统筹部门、统筹区域”的基本思路,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编制《大运河扬州段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大运河扬州段文化旅游带概念规划》等,深入挖掘大运河及扬州沿线地区的历史文化价值。


坚持高标准保护,着力扮靓运河风貌。在文化遗产保护上,先后出台《大运河扬州段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办法》、《扬州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总体策划》,设立运河文化保护缓冲区,抢救性保护好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水工遗存,不断加强沿线文物和文化资源的整体保护,推动“文物单体保护”向“文化遗产区保护”转变。


坚持高水平传承,着力弘扬运河文化。扬州充强化顶层科研资源配置,与扬州大学合作开展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路径研究、海上丝绸之路申遗—鉴真东渡遗迹研究。同时,充分发挥大运河遗产保护办公室、WCCO等机构的影响和作用,连续举办世界运河城市论坛和江苏省首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等,写好讲好传播好运河名城故事,向世界展示着中国运河城市的新的生机与活力。


同步推进文化带和生态运河建设


在黄杰看来,2002年,京杭大运河被纳入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这对于古老运河来说是一次获得新生的重要载体。南水北调东线大规模的调水和治污不仅为沿河地区断流流域和生态功能区系统修复带来机会,而且也使大运河的整体性保护规划成为可能。


黄杰告诉记者,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其目的是通过文化、生态和旅游三个运河的建设,活化千年运河文化资源,打造中华文化的金名片。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是以沿线一系列主题明确、内涵清晰、影响突出的文物和文化资源为主干,生动呈现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和鲜明特色,促进科学保护、世代传承、合理利用,做大做强大运河中华文化重要标志。


扬州如何解决京杭大运河保护与利用难题,提升运河流域文化与生态环境水平。扬州结合“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江淮生态大走廊”和“大江风光带”规划,以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目标,同步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和生态运河建设,赋予大运河新的生机和活力。


水上,实施高标准航道整治、大规模开展生态环境修复。十三五期间,重点实施清水活水、良好湖泊保护、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八大工程”的68个项目,总投入近300亿元。


陆上,推进“腾笼换鸟”计划、“绿扬金凤计划”、“产业集群行动”计划 ,实施“产业提升”、“企业创新”工程等,加快淘汰落后污染生产企业,引进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现代服务业等8大产业重大项目,有效推进了运河沿线产业结构和高新产业的发展。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一期工程的实施,带动了运河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保障沿线水资源供给,促进了沿线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推动了区域经济向高质量发展方向发展。


如今,扬州主城外大运河段,依托邵伯船闸博物馆、六圩航标文化展示厅等一批运河沿线航运文化资源,正在加速打造集休闲、健身、商业、游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元化生态滨水空间,推进文旅融合发展,进一步彰显运河生态旅游价值。


“此次,习近平总书记参观的扬州三湾风景区,原本是一个落后的农业生产区,在当地生态保护的发掘下,已变为生态文化公园。这就是传统文化资源新生的典型案例。”黄杰说。


“古运河还要重生”。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最新提出的有关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新任务、新要求,更是发出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动员令。黄杰认为,下一步要以更高的研究、规划、建设、管理等要求和目标,在服务国家重大决策部署中、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工程中实现重生、服务民生提升百姓幸福中实现重生,探索出新时代文物和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利用新路,促进科学保护、世代传承、合理利用协同发展,做大做强大运河中华文化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