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江苏段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实践

大运河江苏段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实践

发布日期:2019-08-30来源:中国建设报

     串起来、连起来、活起来

大运河沿线文化遗产亟待被唤醒





       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大运河文化带作出重要指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大运河是一条流动的文化之河,促进了中国南北方文化的交融,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是历史与现实的相互交融,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承载着丰富的时代价值。大运河江苏段是江苏的母亲河,是运河全线历史最为悠久、文化遗存最为丰富、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先进的段落,延续了2500余年江苏历史文脉,孕育了一座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凝结了江苏人民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民间智慧,是江苏生生不息的历史文化“活化石”。


确立法定地位 构建制度体系

运河文化物质性保护日益走向规范化

     大运河江苏段沿线城乡聚落作为运河历史的物质载体和文化遗存的展示空间,在数代人的生产生活中不断绵延生长。这些底蕴深厚的城、镇、村千百年来承载着运河文化中最真实、最细微的物质和精神,就像散落在运河周边的一颗颗“珍珠”,见证了运河沿线昔日与当下的繁华景象,在时代更替的变迁中被打磨得愈发温润明亮。

     为保护好这些遗存的“珍珠”,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积极推进大运河沿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申报、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会同文物部门组织各地申报国家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截至目前,江苏段沿线共有1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3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有29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7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有1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6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此外,还有中国历史文化街区5个、江苏省历史文化街区56个。申报工作的开展及认定,切实明确了物质遗存保护的法定地位,有效提高了大运河沿线各地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的积极性和规范性。与此同时,江苏在全国率先出台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条例,印发了《关于加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的意见》,提请省政府转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我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申报认定工作的通知》,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历史文化保护的工作制度和技术规范,为江苏特别是大运河沿线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街区保护奠定了法律基础和技术支撑。


完善规划体系 确立实施路径

总体实现运河文化物质性保护规划全覆盖

     据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周岚介绍,多年来,江苏积极开展大运河文化带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相关规划的编制工作,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规划体系,总体实现了保护规划全覆盖。

     目前,大运河沿线除最新公布的几个名镇名村外,所有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规划均已完成编制。同时,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还组织编制了《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立法调研报告——空间布局专题报告》,参与编制了《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建设规划》,指导有关城市深化开展《无锡古运河保护规划》、《常州市古运河—关河保护利用概念规划》等编制研究工作,引导大运河沿线历史文化遗存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

     在此基础上,督促大运河沿线各地严格依据相关保护规划进行实施管理,在保证遗存原真性、完整性的同时,有效改善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城乡景观生态环境,促进经济转型和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的发展。为进一步提高各地规划实施的积极性,该厅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历史文化保护专项资金。近年来,共争取到国家资金约8000万元、省级资金逾亿元,有效撬动了当地政府配套资金的投入,为相关规划实施、街区保护、建筑修缮、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提供了政策性资金保障。


打造线状空间 串联文化遗存

构建运河沿线特色空间体系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编制的《江苏省大运河风景路规划》,系统梳理了大运河沿线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生态景观资源,规划布局慢行道路体系串联大运河沿线文化遗产点,构筑贯穿江苏南北的历史文化长廊,形成“一主、十七支、二十联”的风景路慢行道路体系布局结构,促进大运河风景路沿线资源的保护和展示。

   “规划分段提出了风景路规划建设的差异性及特色化引导要求,彰显大运河沿线的文化特质;强化大运河风景路复合型廊道的综合功能,推出56条大运河旅游精品线路,在沿运河旅游通道设置休闲、健身及便民设施。”据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设计处介绍,通过风景路与沿线环境的有机融合,增强运河沿岸可达性,凸显了大运河沿线空间的公共属性。

    此外,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还指导沿线各市县根据省级风景路规划,组织编制并实施所辖区段的大运河风景路详细规划,优化区域生态景观格局,推进江苏旅游通道建设,构建运河沿岸历史文化遗存空间体系,提升沿运河地区人居环境质量和城乡空间品质,促进大运河文化遗产的活态利用。

《江苏省城乡空间特色战略规划》作为全国第一个省域城乡空间特色规划,根据省域内重要城乡聚落、自然地景、人文活动和传统产业等特色资源分布格局,结合对江苏最典型特色的公众认知,提出了构建“8廊12片”的省域重要特色空间体系,其中将大运河特色景观廊道作为8个特色景观廊道之一。大运河特色景观廊道以清运文化、运河风光、历史城镇为核心资源,集中了江苏最为密集的历史资源,蕴含了江苏以吴、金陵、淮扬、楚汉为代表的多元文化,串联了江南水乡、里下河水网、苏北平原以及大江、大河、大湖等多样化的自然地貌景观,途经江苏南北发展最有活力的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淮安、宿迁、徐州8个省辖市,是江苏省历史与自然交织辉映的文化长廊、活力水廊、生态绿廊。



【声 音】

集众智 形合力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建设的苏州共识

曹旭超 王 璇

江苏段是大运河全线历史最为悠久、文化遗存最为丰富、活态利用最好的段落,具备开展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试点的良好条件。江苏积极探索这一巨型线性文化遗产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利用范式,2018年4月,全面启动了《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并于2018年6月29日通过专家论证。

2018年11月15日~22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国际设计工作坊”在苏州举行。活动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共同策划,以“遗产保护、功能活化与空间品质提升”为主题,邀请了近30名国际、国内规划设计专家共同组成专家组协同工作,针对国家文化公园的设计理念、建设策略、管理方式等,进行规划设计与学术研究。工作坊旨在通过国内外跨领域、跨学科专家的共同参与,探索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规划方法和实施路径,促进运河文化资源保护、传承与利用,实现历史文化保护与现代城市功能的有机融合,彰显中华文化的持久影响力和文化生命力。

参与工作坊的专家一致认为,中国大运河(以下简称“大运河”)是具有重要历史、艺术和科技价值的世界文化遗产,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经典文化线路,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中国以国家文化公园的方式推动大运河的保护传承与利用具有创新性,是一种值得深入探索的全新方式。鉴于此,专家就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建设,形成如下共识:

“制度的创新性”共识。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是对《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倡导的“建立一个依据现代科学方法制定的持续有效的制度,共同保护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理念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同类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一种新范式,其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将开启一个新领域,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  价值的整体性”共识。大运河文化遗产分布具有突出的线性特征,任何孤立的时间片段和空间片段都无法充分而完整地展现它的全部价值。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要重视对这些文化遗产整体价值的识别与彰显,可通过建立全新的规划管理体系、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来完善保护与利用的整体性,并通过建立统一的标识系统、游线系统、数字展示系统来强化价值挖掘与彰显的整体性。

   “文化的在地性”共识。大运河贯穿不同的文化分区,承载和展现的文化形态丰富多样,每个运河段落的文化形态都有着极强的本土化特征。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要充分吸收本土文化基因,保持文化的在地性,通过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利用来维持或培育地方特性,更加彰显沿线地区独特人文魅力,从而获得可持续的发展活力。

“ 保护的科学性”共识。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要综合多学科知识,用先进的技术方法对文化遗产及周边环境实施科学保护,遵循文化遗产保护要求,建立完善保护体系,妥善处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引导周边自然生态环境、城镇景观风貌与文化遗产本体的保护要求相适应,为彰显文化遗产的价值奠定良好基础。

   “传承的融合性”共识。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应重视与大运河相伴生的各类历史事件、文学经典、节庆习俗、手工艺与民间技艺等的挖掘、整理与再现。要促进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互融合,鼓励探索更多更富活力和持久生命力的传承方式,为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与之相适应的活态功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找到与之相匹配的展现载体,实现二者之间的有机融合。

   “利用的共享性”共识。大运河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在于其活化状态,公众与运河间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应当秉持公众共享的理念,要通过优化功能、完善设施、提升空间品质等规划设计方式增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公共属性,为公众提供更具亲和力、体验感和教育属性的公共空间,让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与改善人居环境、增强居民文化自豪感之间形成良好的关系。



【案 例】

    苏州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经30余年名城保护工作的风雨历程,形成了“整体保护”和“新老共生”的经验做法,其历史文化保护工作为可持续传承吴文化历史文脉、活态展示江南大运河文化提供了借鉴。

   苏州遵循“全面保护古城风貌”的方针,明确古城的核心地位,提出了“一核四城”的发展战略,确立了“全面的名城保护观”,即保护、利用与发展相互协调、相辅相成,使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成为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名城保护规划确立了分层次、分年代、分系统的保护思路和技术方法,为破解保护与发展矛盾困局提供了创新机制。投资35亿元打造的环古城河风貌保护带,串联了运河沿线48个历史文化景点,让相门城楼公园、平江路、中国昆曲博物馆、评弹博物馆等成为区域旅游景区,吸引了大量的中外游客,真正做到让大运河文化遗产“活”起来。

    此外,“整体保护老城,有序开发新城”的策略,让苏州依托古城又跳出古城,积极开发建设新城区。新城建设遵循古城格局肌理,尊重原有“山、水、城”间的关系,延续传统视廊,实现了老城和新城的和谐共生。

    素有“世外桃源”之称的甪直镇,位于苏州城东南25公里,是吴中区的东大门。甪直与苏州古城同龄,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古镇,孕育了丰富灿烂的文化。

   水是古镇的灵魂,甪直是水分水析、水系水萦、水抱水环的泽国典型,素有“五湖之厅”、“六泽之冲”的美誉。甪直水秀桥也美,在古镇区5.6公里长的河道上,历史上曾横架着形式多异的江南小桥72座半,有多孔的大石桥、独孔的小石桥,宽敞的拱形桥、狭窄的石板桥,双桥、姐妹桥、钥匙桥、半步桥等,可谓“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七十二半桥”。

   “一河两街”是众多江南水乡古镇的特色,然而在甪直,这个“街”字有所不同。沿河道的北侧和西侧的街都被称为“上塘街”,与之对面的街则称为“下塘街”。上下塘两侧反差很大,上塘街店铺林立、街市热闹,下塘街则主要为住家民宅、温润宁静。同一段河道的两侧兼有商业与住家的功能,形成了交通、商业与生活合一的特殊局面。街巷并不宽阔,大抵只有两至三米,以卵石、砖石及花岗条石铺成。然而街巷上人流往来,货物满目,生产生活交织,热闹祥和,随意而富有生活韵味。

    焦溪,位于常州市东部,与江阴交界。焦溪古村山水相依,是一个以“黄石半墙”建筑技艺为特征的南地北风、江南水乡传统村落。龙溪河穿境而过,成为贯穿焦溪村的主要公共空间和景观载体。村庄南北部保留了部分田地,成为村庄内部与周边生态格局的景观廊道,更与龙溪河共同构成“山—河—田—村”内外联通的自然生态格局。


历史上的焦溪古村河多、桥多、街多、弄堂多,目前,其传统特色肌理完整,保存了“一河、四桥、五街、十三弄”的空间格局。现存的街巷、弄堂多建造于清朝、民国时期,弄堂垂直于街,呈丁字形相交,枝状展开分布,与街巷共同构成纵横交错的骨架体系,形成了宜人的步行网络。

焦溪建筑地方性特征鲜明,建筑材料就地取材独具特色。众多民居建筑的东西山墙、前后包檐约有一半采用黄石砌就,形成“黄石半墙”独特南地北风的建筑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