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让古老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让古老文物“活”起来

发布日期:2018-04-12来源:聊城日报

  “第一次和那么多小朋友一起写春联,非常高兴。”连雨彤是一名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半年书法的她,写起春联来毫不含糊。

  随着同学们尽情挥毫,一副副寓意吉祥、饱含时代精神的春联一一展现在大家眼前。在小小“书法家”的桌前,排满了前来“求字”的市民,现场一片喜气洋洋。

  “话新春”“写对联”“送祝福”……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组织孩子们通过活动激发学习书法的浓厚兴趣,同时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气氛,丰富了市民文化生活。这也标志着,作为山东省首批“全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正式投入使用。

  日前,山东省教育厅公示了第一批全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项目评议结果,命名全省65个单位为第一批“全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名列其中。

  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系当前全国建设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文化专题博物馆,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展陈面积8000平方米。展览通过声光电、多媒体、文物、图片资料、雕塑景观、沙盘模型、VR互动等手段,系统展示了中国大运河辉煌的历史和风采。迄今已接待了中外游客近800万人次,先后被命名为“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东省德耀齐鲁示范基地”“山东省社科教育基地”“山东省四星级科普教育基地”……

  荣誉的背后,是该馆多年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服务教育学生的一贯坚持。去年5月26日一早,该馆工作人员就做好准备迎接第一批游客——20余名留守儿童,开启了他们的博物馆之旅。参观的留守儿童大多是第一次走进博物馆,父母出门打工后,他们一直和爷爷奶奶在农村生活。组织留守儿童参观博物馆,是为了让他们走出村口、开阔视野,感受我市运河文化、历史文化的魅力,感受来自社会的更多关心和温暖。从此,组织留守儿童参观博物馆,成为该馆的定期活动。

  2017年,该馆举办的“运河文化小志愿者社教活动”,荣获全省博物馆优秀社会教育活动“优秀案例奖”。此活动是该馆依托古运河和我市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所推出的一个社教品牌,“运河古迹行走”“聊城非遗保护宣传”“假期义务讲解”“小小讲解员培训”……活动以研学实践、灵活多变的教育方式,履行博物馆的公共教育职能,受到广大小志愿者和家长朋友的一致好评。

  该馆积极创新,寓教于乐,让静的历史动起来,让古老文物活起来。

  以“用”促保,利用三年时间,在古城内打造了三座小型专题博物馆——契约文化博物馆、婚俗博物馆、冯亦吾书法艺术馆,丰富了聊城文化的内涵,避免了大量文物躺在库房里“睡大觉”;

  科技创新,4D动感电影、运河之旅模拟驾驶VR改造提升、运河穿黄河电子互动模拟、人机书法撰写大比拼、机器人讲解员上岗……高科技项目在该馆应运而生。

  走出去、迎进来,与北京白令陆桥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生命的穿越》大型流动展览,成为2017年度最受观众欢迎的主题展览;在课题申请、研究方向上,由“高大上”向实用型、普及型倾斜。紧紧围绕观众,服务观众,做观众想了解的课题,出版观众喜欢的成果、书籍。

  “我们还将陆续开展‘博物馆里印年画’‘新春剪纸培训’‘我和先人学制陶’‘模拟考古’‘走运河听故事’‘我和文物有个约会’等系列活动,这些已列入我馆2018年度工作的重点,乡土教材的编写体列、选写内容工作已经开展。全年度的青少年研学计划也正在筹划论证。充分利用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这个研学基地,举办系列教育活动,向孩子们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化创新发展,这既是我们博物馆人的神圣职责,也是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增强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手段。”该馆馆长陈清义表示。